你的位置:11选5任选8全部组合 > 新闻动态 > >退休人员需注意!养老金超过5000要缴税吗?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退休人员需注意!养老金超过5000要缴税吗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19

2025年3月初,家住成都的退休教师张阿姨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,标题赫然写着《社保局宣布:全国1.7亿退休人员可退养老金个税,有人退了5万!》。点开文章后,她发现内文还附有某网友的退税截图——"已退税额50326元"的字样格外醒目。这让每月养老金6200元的张阿姨心跳加速,立刻转发到家族群,还特意@刚退休的妹妹:"赶紧看看能不能退钱!"

然而三天后,这个"好消息"却迎来了反转。3月13日,腾讯较真平台发布查证报告,指出该文章存在严重误导:退休人员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原本就免征个人所得税,所谓"退税"纯属无稽之谈。那张引发热议的5万元退税截图,实则是从其他报道中移花接木而来,与养老金毫无关联。这条消息很快登上热搜,阅读量突破2亿,评论区里既有恍然大悟的"原来如此",也有老年人痛心疾首的"差点上当"。

这场风波的背后,折射出公众对养老金税收政策的普遍困惑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》,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金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,还是城乡居民养老金,都属于法定免税范畴。这意味着即便像北京某央企退休高管王先生这样月入1.2万元的人群,也无需为养老金缴纳个税。财政部2024年数据显示,全国已有4800万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超过5000元,其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占比达37.5%,他们的养老金水平普遍在6278元以上,却依然享受着全额免税待遇。

真正与税收优惠挂钩的,其实是另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——个人养老金制度。这项2022年11月启动的"第三支柱养老保险",允许在职人员每年向专用账户存入最高1.2万元,这部分资金可在综合所得中税前扣除。以年薪百万的科技公司总监李先生为例,他若按45%税率顶格缴纳,每年可节省5400元个税。但这项政策仅针对尚未退休的缴费群体,与已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毫无关系。2025年3月退税季,上海某外企员工小陈通过个税APP成功申请到3200元退税,正是得益于去年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1.2万元。

谣言之所以能迅速传播,深层原因在于公众对养老保障体系认知的模糊地带。在山东成武县,2023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已达7452元,江西鹰潭市同期数据也显示,1.36万名机关退休人员人均待遇5080元。这些真实案例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时,往往被简单概括为"体制内退休金高",却少有人提及这些收入本就享受免税政策。反倒是某些营销号刻意混淆"个人养老金退税"与"退休金退税"的概念,利用老年人对数字化服务的不熟悉,诱导他们点击钓鱼链接或泄露个人信息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养老金的"含金量"差异正在引发新的社会讨论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,2024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3200元,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则达到6278元,前者仅有25%超过5000元门槛,后者却高达80%。这种结构性差异,使得某些建议"对高养老金群体征税"的声音时有出现。不过人社部专家在两会期间明确表示,现行免税政策短期内不会调整,因为养老金本质是 deferred salary(延期支付工资),已在工作期间完成纳税义务。

在这场风波中,最需要警惕的是新型诈骗手段。江苏南京警方近期破获的案例显示,犯罪团伙伪造"全国社保公共服务平台"网站,以帮助办理"养老金退税"为由,诱骗老年人支付"手续费""保证金",单笔涉案金额最高达8万元。这些网站不仅仿冒了官方网站的LOGO和排版,还利用伪基站发送带链接的诈骗短信,声称"点击即可领取2024年度养老个税返还"。

对于真正想通过个人养老金享受税收优惠的群体,2025年的政策呈现出更精细化的设计。在广西,工商银行推出开户立减金活动,最高可获1272元优惠;而华夏基金的Y类份额专门面向个人养老金账户,管理费比普通基金低50%。不过监管部门也加强风险提示,要求销售机构必须告知客户"养老目标基金不保本",某款名称含"稳健"字样的产品,2024年最大回撤竟达15.7%,这让很多追求绝对安全的投资者始料未及。

当我们拨开迷雾审视本质,会发现国家构建的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障网络:5800万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着免税的基本养老金,3.2亿城乡居民依赖着财政补贴的基础养老金,而正在工作的2.8亿城镇职工则通过个人养老金进行补充储备。在这个体系中,每个人的角色随着生命阶段转换而变化,但唯有认清政策边界,才能避免落入"退税陷阱",真正守护好养老钱袋子。



上一篇:《哪吒2》热映,动画、潮玩企业“招兵买马”!多岗位迎来春天→
下一篇:方媛穿孕妇装现身,腹部微隆孕味十足,和郭富城手牵手一同看赛马_显得_家庭_那微微
友情链接: